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通辽市图书馆

通辽市图书馆 首页 通图概况 通图简介 查看内容

通辽市图书馆新馆介绍

2016-4-8 09:45| 发布者: 王奕龙

摘要: 通辽市图书馆位于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邻辽河大堤、东邻科技馆、北邻柳荫路,主体工程6层,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通辽市图书馆简介

通辽市图书馆是全国地市级一级公共图书馆,位于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主体工程6层,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馆内现有可流通文献34万余册,电子资源40TB,阅览坐席1200余个,年均接待读者逾百万人次,年开展各类阅读活动200余项、700余场次(线上+线下),被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图书馆”之一。   

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妇联“亲子阅读体验基地”、中华全国总工会“十佳职工书屋”,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社科普及基地”等,是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是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借阅中心

文献借阅中心,承担着中文普通图书、期刊、报纸的阅览与外借服务始终致力于满足读者的多元需求。全新打造的五楼文献流通中心,引入了“智能书架+AI视觉盘点”系统,并实现多维读者认证,让借阅服务更加高效便捷。这一升级全面提升了我馆智慧化服务能力,为全民构筑了一幅畅享数字文化生活的崭新图景。

三楼文献阅览中心以各专题图书、期刊报纸的展示为核心,特色鲜明。成立了“时光老年读者读书沙龙”,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老年读者也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打造了“清风廉韵”廉洁文化阅读空间,旨在通过书香涵养廉洁之风,营造全社会崇尚廉洁的社会文化氛围。 

青少年读者服务中心

青少年读者服务中心现有文献近10万余册,阅览坐席260余个,设有分级阅读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国学室、非遗手工室等多个服务窗口,满足青少年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和学习兴趣。年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逾百场次,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我馆始终秉承“分级阅读 少儿优先”的服务理念,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社会实践活动、北疆少年系列活动、“星阶阅读”打卡活动等,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阅读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同时,我馆与市内中小学签订馆校书盟,成立分级阅读指导中心,打造全方位阅读生态圈,提升未成年人阅读品质与效能。 

民族文献中心

通辽市图书馆民族文献中心现有各类蒙古文文献2.6万余册,期刊42种、报纸11种,提供蒙古文文献阅览及外借,蒙古文期刊、报纸阅览及参考咨询等服务,是以蒙古文文献采集、编目、收藏、阅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业务部门。中心内特设沉浸式非遗体验馆,让读者在翻阅书页的同时,能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族文献中心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肩负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深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普通话宣传活动,让语言的力量传递正能量,激发民族自豪感。同时,倾力打造“西辽河畔读书会”阅读品牌,联合学校、社会团体等常态化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让阅读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

古籍、地方文献中心

古籍、地方文献中心现有古籍特色藏书达万余册,地方特色文献近2万余种、3万余册,涵盖史志、家谱、年鉴、报刊、音像资料等多种载体。中心设有古籍专题文献室、地方文献查阅室、中国作家文库等特色服务窗口,不仅承担着地方史志史料、地方家谱、地方年鉴、地方人士著述收集整理,还致力于古籍资料的收藏与展示,为各类专家学者提供丰富的研究参考资料。

此外,中心积极整合全市10余个阅读推广组织,成立阅读推广联盟,联合“科尔沁部落”“相与析书友会”“女作家阅读沙龙”等本土文化团体,常态化开展本土作家作品研讨会、新书发布会、特殊群体阅读推广等特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防风服了公众的文化生活,更为大家搭建了认识家乡历史文化、感知地域人文精神的重要平台。

中国盲文图书馆通辽支馆

中国盲文图书馆通辽支馆,自2014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视障人士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和无障碍服务。支馆现有盲文书、明盲对照本、大字本等书籍4000余册,盲人智能听书机600台,扩视器、盲用电脑等辅助设备16台,设施完备,满足了视障读者的多元化需求。此外,支馆还特设触摸体验馆、无障碍电影播放室、视障阅览室等特色空间,让视障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通辽市图书馆党员志愿服务团队义务上门接送残疾人读者来馆参加活动,同时,常年开展为残疾人读者送书、送听书机、播放无障碍电影等贴心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与温暖。

通辽市图书馆文化助盲志愿团队被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认定为“五星级文化助残志愿团队”,被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认定为“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其中,“走近视界”无障碍电影播放活动在全国首届助盲技能大赛中荣获三等奖,“用爱点亮视界”志愿服务项目荣获自治区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优秀案例二等奖,充分展示了通辽市图书馆在文化助盲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无私奉献精神。 

生命安全体验馆

生命安全体验馆是一个致力于提升社会各界生命健康安全意识的重要平台。通过体验式学习,参与者不仅深化了对生命急救基础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在紧急情况下实施自救与互救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些关键技能,包括徒手心肺复苏和伤口处理等,能够显著提升公众在面对突发健康危机时的应对能力。

体验馆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套全面有效的生命健康安全培训体系,对少年儿童、家庭以及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生命安全常识的进阶培训,确保他们在危急时刻能够从容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黑暗体验馆

黑暗体验馆为人们提供一个模拟盲人生活环境的平台,让参与者在黑暗中体验生存的挑战,从而深刻理解残障和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困境。这种独特的体验不仅有效地消除了社会对残障群体的偏见和歧视,也促进了包容和平等的社会氛围。

参与者通过在黑暗中的互动,重新认知自我、他人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更加意识到视力保护的关键意义。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黑暗体验馆成为一个生动的近视预防宣教平台,帮助他们从小养成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推动社会对视力健康的广泛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览馆

通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览馆,坐落于通辽市图书馆四楼民族文献中心,是展示地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展览馆精心规划十大展区,全方位呈现通辽非遗文化的独特风貌。民间文学展区,巴拉根仓的故事、《嘎达梅林》叙事民歌等,展现着先辈的智慧与英勇;民俗展区,科尔沁婚礼、敖特尔习俗等,彰显草原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东北二人转、皮影戏等传统戏剧,在传统戏剧展区绽放光彩;蒙古族安代舞、开鲁太平鼓舞等传统舞蹈,活力四射。此外,传统体育、音乐、曲艺、美术、技艺、医药等展区,射箭、潮尔、乌力格尔、剪纸、蒙古族马具制作、蒙医正骨术等众多非遗项目齐聚一堂,诉说着通辽地区各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展览馆的设立,其核心宗旨在于生动展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融以及交流的历史与现状,致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内容,我们希望让每一位参观者能够深入了解北疆地区的独特文化,从而在心灵深处增强对这一多元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数字体验空间

数字体验馆始终致力于通过数字体验空间开展沉浸式阅读体验服务,例如7D体验空间、VR骑行、裸眼3D影院、3D打印机等数字化设备,为读者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为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推动我馆在数字化时代迈出新的步伐。

无障碍影院

无障碍影院位于通辽市图书馆一楼,是集文化传播与视听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影音空间,可容纳40人观影。影院精选片单聚焦人文社科、自然探索、经典文学等主题,涵盖励志纪录片、正能量影片及艺术电影,兼顾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此外,影院还为视障读者提供无障碍电影播放服务。排片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更新,诚邀读者前来体验光影魅力,共享文化盛宴。

 

 

相关分类

图书馆简介| 版权信息| 交通地图|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通辽市图书馆版权所有@2014

联系地址:经济开发区柳荫路东段,碧桂园凤凰酒店东1.1公里 邮政编码:028000联系电话:(0475)8833755 8833788馆长邮箱:nmgtlstsg@163.com

技术支持:今日通辽网

蒙公网安备 15050202000202号

蒙ICP备14002767号
返回顶部